找到相关内容74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清光绪释竹禅《贝叶记》

    清光绪释竹禅《贝叶记》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,出现于世,说法四十九年,谈经三百余会,集成经律论三藏共计五千四十八卷,皆如来金口亲说,另为十二部,偈曰:“长行重颂并授记,孤起无问而自说,因缘譬喻及本事,本生方广未曾有。”如《弥陀经》首之:“尔时,佛告长老舍利弗。”无人请问佛说之,乃肆无问自说部属。又住世八十年,是则八十寿,说法五十年,偈曰:“阿舍十二方等八,二十二年般若谈,...

    竹禅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5890928.html
  • 何谓三藏十二部?

    何谓三藏十二部?  十二部经,又称十二分教,或十二分经。佛说的一切法,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,类集为经律论三藏。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,故从三藏分出十二种名称,通称三藏十二部经,总则称一切...,即长行、重颂、孤起、譬喻、因缘、无问自说、本生、本事、未曾有、方广、论议、授记。   十二部经,又称十二分教,或十二分经。佛说的一切法,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,类集为经律论三藏。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0666290.html
  • 什么叫做“三藏”

    二、菩萨藏。”至此乃有声闻和菩萨二种三藏,“大乘庄严经论”卷4也同此说。至“大乘法苑义林章”卷二诸藏章中,更分上、下乘以成六藏。但在这以前,隋法经、彦悰等先后编制众经目录,即已按大小乘经律论六藏分类。...圣典。  关于三藏的次第,我国的传承也有“经律论”和“律经论”的两说。即如第一次三藏结集次第,据“增—阿含经”卷1,“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”卷39、40,“大智度论”卷2,“阿育王传”卷4,“大唐西域记...

    谷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65455543.html
  • 智升与他的《开元录》

    译时已经考证,且亲眼目睹,现有经本者依大小乘经律论、贤圣集传等子目分类后归入此录,共收经1124部、5048卷,分作480帙。每部经并兼述译人时代。有的还附有简单的考证与说明。智升在佛藏结构体系方而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这里。   二、有译无本录第二(第十四、第十五卷),将内容亦属“真经”,译人、译时无疑问,但未能搜得其本的经典也依大小乘、经律论、贤圣集传等分别收入此录。共收经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4766985.html
  • 韩国曹溪宗总务院长就任周年记者会9日举行

    宗风采取各项措施,比如统合并流通大众修行时所依之三藏(经律论)、为修行戒定慧三学而成立并运营的终生教育制度、设立宗长会议、并经营‘三藏’与‘禅藏’山林。”   另一方面,总务院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的资料显示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韩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11/0639366645.html
  • 问:什么是五体投地?

    什么是五体投地?(经律论汇集) 请先参考佛学大辞典,后面将出示佛经。 【 五体投地 】 《 佛学大词典 》    乃佛教礼法之一。又作五轮投地、投地礼、接足礼、头面礼、顶礼。本为印度所行之礼法,据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载,印度所行之礼敬法共有九种,其第九种即五体投地,为所有礼法中之最殷重者。其后佛教亦沿用此一礼法,并以之表礼敬之最上者。所谓五体,指两手、两膝、头顶等,亦称五...

    佚名

    三十二相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6294712312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天台四教仪中,何谓藏教生灭四谛?何谓通教无生四谛?何谓别教无量四谛?何谓圆教无作四谛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四圣谛(巴利语ariya—sacca),藏教生灭四谛:藏教者,经律论三藏之教。生灭者,此教诠因缘生法,有生有灭。四谛者,谛即审实之义,谓声闻之人,用析空观,谛审苦集灭道之法,一一不虚,是名藏教生灭四谛。声闻之人,厌生死之苦,欣求涅槃之乐。此藏教生灭四谛,是正教声闻缘觉,旁化菩萨(梵语bodhisattva)。   通教无生四谛:通教者,通前藏教,通后别圆也。用体空观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265012606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佛学研究方法

    经教,从经论中选取若干要中之要深切研究,准确把握佛陀之本怀,博通融合一切经律论,得圆满精密之胜解,依此胜解抉择各时域、各宗派佛法之流衍,重建契理契机的中国佛学。太虚大师本人的著述演说,便是以这种方法研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2441745.html
  • 法相宗的创立者玄奘与弟子窥基

    玄奘和弟子窥基是法相宗(唯识宗)的创立者,因他们曾常住长安大慈恩寺,此宗也被称为“慈恩宗”。  玄奘(600"一664.事迹见前)在唐贞观元年(627)赴印求法,贞观十九年(645)返回长安,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520夹。657部。唐太宗请其住长安弘福寺,后移住大慈恩寺。此后20年间,玄奘主要从事译经。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75部,1335卷,主要有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成唯识论》、《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2055001.html
  • 慧日法师弘扬净土始末

    有什么世界是纯粹安乐,没有任何身、心的苦痛?有什么修行法门,可以快速成佛、面见佛?   慧日法师每到一个地方参访,都会问这个问题。当时通达经律论的三藏法师,一致向他推荐「净土法门」,说念阿弥陀佛往生...

    慧净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83363373.html